张超:广德王张渤不是广德人?
本帖最后由 我是张超 于 2013-6-8 23:58 编辑张超看广德(49)——广德王张渤不是广德人?
广德王张渤,也就是民间所说的祠山菩萨、祠山爷、祠山大帝、祠山神,在没有被神化之前,他就是江南一带的治水英雄,传说无锡太湖之滨的犊山门和浦岭门就是他开凿的,所以有“江南大禹”和“禹后一人”的美誉。由于其最后的治水工程在广德(东亭湖、圣渎遗址保存完整),晚年隐居、逝世、埋葬在广德(横山),最早纪念他的地方也在广德(横山),所以张渤与广德结下了不解之源。加上唐哀帝天佑五年(公元908年)朝廷封张渤为“礼部尚书”兼“广德侯”,南唐时(公元943年)朝廷册封张渤为“司徒广德公”,不久后又改封为“广德王”,自此张渤就冠以“广德王”的称号。 那么广德王是不是广德人呢?很多人都有这样的疑问?前几天长兴的一个博友在我博客里留言,说张渤是乌程横山人,姑且算作长兴历史文化名人吧。尽管心里有些不太情愿,但是也找不到可以反驳他的证据,不过查阅不少历史资料,关于张渤的故里还真是个迷。 唐代著名的大书法家颜真卿《横山庙碑》记载:张渤为黄帝之后,夏禹时人,出生鼎州武陵龙阳洲地,迁居苕霅白鹤山。 “公姓张氏,皇帝之后,其先名秉,夏禹时人也,居鼎州武陵龙阳洲地,有白马湖、明月池……遂于夫人李氏东游会稽,度浙江至苕霅之白鹤山,山有四水,会流其下,公止而居焉……。” 宋代著名地理学家王象之《舆地纪胜》记载除了上面的一个说法外,还有另外一个说法:张勃(渤字不一)为张安世之孙,西汉人,在汉世会封平原侯,元帝时为散骑谏大夫,张安世的父亲张汤为长安杜陵人。
“……或者又云张王庙有碑载云:庙神乃西汉之张安世,而婺州之石门有张王行庙,世皆称为张车骑庙,以张安世会为车骑将军,印证其说,似相符合。”
“象之瑾按:西汉传张安世之父张汤乃长安杜陵人,而张王乃吴兴人,相去万里,不应显灵于广德。缘张安世之孙名勃,在汉世会封平原侯,元帝时为散骑谏大夫,而张王亦名渤,俱西汉人,姓名稍同,而渤字有加点水,与无点水贯,与吴兴乡贯别之,思过半矣。” 宋广德知军成悦《祠山事迹》则说张渤为清河张氏后裔,生于前汉,吴兴郡乌程县横山人。
“王讳渤,清河张氏也……王生于前汉,吴兴郡乌程县横山人……。” 吴大林在《古吴地治水之神——张渤》一文中则说他是本地人,应该生活在大禹时代,或者在商代末年泰伯、仲雍奔吴之前,是一位荆蛮族的部落联盟首领。 由此出现了四种说法,湖南常德说(鼎州武陵龙阳洲)、陕西西安说(长安杜陵)、浙江湖州说(吴兴郡乌程横山)和安徽广德说。
2010年7月 据传说,张渤应该是无锡人吧 我以为浙江湖州说靠谱一些。 “渤公岛”的命名,是为了纪念无锡古代民间传说中的治水先贤张渤。
无锡鼋头渚上面的那座山叫南犊山,对面湖中心有一座中犊山,同中犊山隔湖相对的是北犊山。很久很久以前,南犊山、中犊山、北犊山连接在一起,成为一座很大的笔架形的山脉,隔断太湖,封住河口。是谁凿开两个山凹凹,凿出南、北两个犊山门的呢?传说是一条猪婆龙用牙齿啃开来的。 据传,东海有条猪婆龙,生得怪,长得丑,龙的身体猪的头。它经过苦苦千年的修炼,总算上了天。可它算不得龙的正种,凌霄宝殿盘龙柱上没有它的位子。有一回猪婆龙触犯了天条,被玉皇大帝贬下凡间,而且不准他让凡人看到原形,否则立即打入天牢。猪婆龙来到太湖边,变成了一个拖一爿、挂一爿的穷后生。有个姓张的孤老头,心肠好,把他认做儿子,并给他起名张渤,为他娶了亲,成了家。没几年,老人就病故了。 颜真卿《横山庙碑》哪里能考证? 老好人 发表于 2013-6-8 22:04 static/image/common/back.gif
颜真卿《横山庙碑》哪里能考证?
湖州近郊 学习了! 乌程人氏比较流行的说法,但广德才是其成名之地,{:soso_e109:} 共同发展!学习才会进步,谢了
饒口令 http://www.gfgfgf.com.tw/zyts/zyyj/ 2018年10月07日 行業排名
中醫藥茶 中國寓言 http://www.gfgfgf.com.tw/sg/日系髮型 http://www.gfgfgf.com.tw/zybj/qjys/祝賀詞
页:
[1]